第114章东非的圣诞节
在欧美沉浸在圣诞节的节日氛围中的时候,东非殖民地政府也筹划了东非殖民地的圣诞节庆祝活动。
作为东非德意志化的一部分,所有居民被要求强制参加,当然,在这个缺乏娱乐活动的年代,民众还是喜欢凑热闹的。
对于欧洲来的移民,这个圣诞节很新奇,毕竟东非没有冬季,全面气候和欧洲的夏季很像,给他们一种夏季过圣诞节的感觉。
华人移民就更不用了,见都没见过,反而是巴拉圭移民感觉很不错,因为巴拉圭的纬度和东非比较接近,巴拉圭的气温全年在10度以上,海拔300到600米左右,北部是巴西高原延伸部分,南部是拉普拉塔平原。
尤其是巴拉圭的北部,也是热带草原气候,所以巴拉圭移民到东非来非常适应当地的气候,这也造成,巴拉圭移民虽然以妇女和儿童为主,在东非的折损却是最少的。
欧洲移民和巴拉圭移民,对如何庆祝圣诞节,心中门清,可华人见识就比较少了。
来的早的,去年参加过,今年来的可就没见过了,所以为了让华人主动参加进来,同时避免冲突。
东非政府,派出大量宣讲员,主要是教师,和华人移民讲清楚其中的细节和禁忌,不然,真闹出笑话,可就不好收场了。
这次,东非圣诞节对华人移民来,绝对是难忘的一,除了东非殖民地政府手把手教以外,还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些西方人对宗教的狂热。
东非殖民地政府对华饶要求是必须参与,除了华人,其实部分塞尔维亚人对圣诞节也有不同的想法。
这倒不是他们自己不过圣诞节,而是东正教使用的历法和主教不同,所以存在日期差异。
不过,如今来到东非殖民地,就不存在教会的管束了,对圣诞节的解释权,就落入了东非殖民地政府手郑
反正,普通人对宗教的理解不可能像教士那样系统和严格,加上这些年罗马教会实力的日益衰微,其话语权也日渐沦落到各国手郑
只要东非不强制要求这些移民改变信仰,只是修改,这些欧洲移民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典型的例子就是华人移民,东非政府只是要求其参与庆祝活动,又不是要求其必须信仰宗教。
();() 这就是东非版的信仰自由,至于为什么必须参加圣诞节,只是因为这是东非殖民地的法定节日。
如何实现东非殖民地的德意志化,自然要在节日这种可以宣扬德意志文化的活动上做手脚。
上午东非殖民地组织民众进行节日游行,和节目表演……
虽然圣诞节不是独属于德意志的节日,而是整个西方都樱
但也是让华人移民,感受和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,就和移民计划一样,这种强制参与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情况,也会维持到1880年。
到时候,依靠惯性,自然有许多华人继续过圣诞节和其他西方节日,尤其是那些接受德意志文化教育的孩子。
这样,在节日上,移民基本上就统一了,这也算是一种文化上的融合。
当然,除了节日,语言,服装,建筑,生活习惯……这些强制移民和德意志文化保持一致,都可以改变移民的文化传统。
被改变的不仅仅是华人移民,而是全体东非居民,就比如生活习惯,实际上并不全是德意志传统那一套。
而是结合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,有所改良,比如讲卫生,文明礼貌……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我生了五个大佬替我去宫斗(清穿) 米鱼农家乐 最强系统仙帝 欺天 隐蛾 诡探王妃 东君诗歌选集 失踪十年,出谷即无敌 海贼之血手玛丽 防不胜防 将女红樱 重生60之天才儿子变态妈 全星际教我谈恋爱 让你炼蛊,拿蟑螂搞环境治理? 她腰细腿长,薄医生不经撩 联盟:让你上单,你成电竞诗仙? 黑心嫡姐重生后,横刀夺我未婚夫 五岁小奶包:娘有万亩物资空间 与豪门小少爷先婚后爱 华娱:从2001开始!
红药是个陶俑,某知名亡朝暴君昏君墓穴里的陪葬陶俑,像他这样的还有一万八千个。可惜同俑不同命,昔日一个墓坑的同僚们都住进了博物馆豪华恒温恒湿展示柜,他却被某个不开眼的盗墓贼偷梁换柱搞出了博物馆晋升队伍...
...
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,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想中的大学,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。但是再多的风雨也击不垮自己心中的小太阳,虞以晴不忘初心,用自己的真诚温暖着身边的人,最终收获了友情和爱情。各位友友,快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!...
上辈子余喜龄年纪轻轻便罹患癌症身亡,父兄皆在,却仿若孤家寡人。报恩奉献这些词伴随了她的一生,为了报恩年仅四岁的幼妹夭折,母亲病逝,到最后她的身体也被拖累至死。重生到十二岁这年,余喜龄决定自私一回,管...
穿越成了小弃妇,身后还跟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。宁瑶开始大家致富,斗极品,虐渣渣,养包子日子越来越好,而两个小包子的爹竟然窜了出来,这个追着她求暖床的竟然还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...
纪荷是江家保姆的女儿,溜须拍马的本事一流给江家大少爷背包写作业,大少爷飙车的时候她望风,大少爷进警局她敢装家长捞人离开江家去留学的那天,纪荷直起了自己的背挥挥手把江大少爷和其他的一切都丢下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