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位主监考在各自的监考区域宣读:“一轮小试开始。先不得动笔!先听清考题……诗《墙有茨》的序里提到了‘公子顽’,按书写要求,写出其父是哪一位国君?公子顽有哪五子?”
“现在听书写要求……每人拿起给你们的此枚竹简……”
尉道子、薛匿瑕与尉山僧呈三角站位,随薛夫子每一步骤的讲述,做出相对应的书写动作,保证此区域每个方向的小学童全能看清。
薛夫子讲述也铿锵而清晰:“左手捏在竹简下方,高度与目视齐平,右手执笔书写。答题过程中允许垂笔、垂简思考,但只要书写,必须恢复要求的姿势。只有蘸墨时允许弯腰、挨近书案。答完题者,只需将此枚竹简放回书案,不能坐,不能走动,不能出声干扰其余答题学子。”
“规则完毕,两刻为限,开始答题!”
学习不行但是胆量壮的武继、尉戒之、尉简齐齐举手,薛夫子转身巡看别的方向,不理睬他仨。
呜……完了,举手不管用了,他们想问考题是啥来着?哪诗里提到了公子谁?呜……光使劲记规则了,把考的啥题目忘了。
每处大考场都不缺这种能把人气笑的顽徒。
元珩倚仗从叔是刺史,还特意为了他过来巡考,他也是忘了考题,见举手无用,急地吐噜嘴皮子:“哎、哎,夫——,夫——,夫、夫、夫——”
元刺史知道不能再呆在考场了,他把鞭子交给大监考,直指元珩:“那孽障再作怪,抽他嘴。”
崔馆长带刺史去看昨天月联考的答卷,这是元志来巡考的另个目的。那些答得一塌糊涂的就不用拿出来了,元刺史坐下后先问:“这次几张满分卷?”
嗯……
“全跟上回一样。”
还是一枝独秀,还是尉窈。
元刺史气得“哼”一声,把尉窈答的放一边,底下的就是训义学舍一众学童的,进步确实不少,尤其崔致和孔毨,可是离满分尚有距离。
阅到底,元志问:“州学府的呢?怎么没有奚骄的?”
“奚骄成绩跟上次几乎一样,就没拣出来给刺史看。”
“唉。把元珩的拿给我看,对了,还有长孙家那个叫斧鸣的孩子。”
是你自己要看的。
元珩唯一的进步就是听懂规则了,不再只接上半句,可是他基础差,听不听懂规则没区别。
元刺史把从侄的答卷扔一边后,不解恨,揉吧揉吧扔到墙根。
再看长孙斧鸣的……哎哟!
一入目,元刺史感觉剩下这只眼也不好了!
满篇是重复的“出题”二字,密密麻麻,字体大大小小,跟醉汉栽葱一样错落无序!这张答卷,跟《诗经》有什么关系?
尉氏学馆大考场,尉窈成为答完第一轮小试的名学童,尉茂和五舍的陈瑜随后,然后是尉菩提,二舍的褒荣子,步氏学馆的步延桢……
平时只要背每诗都全面背诵的,就不会觉得此题难,因为答案全在诗序的注解里,清清楚楚!
公子顽之父是卫宣公。公子顽生子五人:齐子、戴公、文公、宋桓夫人、许穆夫人。
所以阅卷时,评判标准肯定为书写是否规整,有无画圈替字。比如想在一枚竹简里把答案写全,得先对字的大小、空格有规划,不能写到后面才考虑这个问题,越写越小,挤成一团。
此题要求两刻时限,大多数学童不用半刻就写完了,有的闲情逸致,有的立即琢磨第二轮会是怎样的题。
收卷了。
薛夫子:“二轮小试开始,先听清考题……诗《绿衣》一共四章,每章四句,你们需写出每章的前两句,附注解、附郑《笺》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闻总快追!楼秘书身价三千亿 苏宁暖厉景沉 锦鲤小仙女的人间日常 林羽林仙儿 曦姮叶靖安 绾若新生 身为虫修,养亿点灵虫合理吧 天商无双 剑魂枪 姜愿霍知砚 娱乐:一首私奔,天后热泪盈眶 美食:从承包食堂开始 快穿:男主!你的白月光死而复生 无尽归虚 李乾安小八 四合院:何雨柱从1958年开始 楼藏月闻延舟 四合院:开局拒绝一大爷换房 黄帝秘藏 无限:肆无忌惮
红药是个陶俑,某知名亡朝暴君昏君墓穴里的陪葬陶俑,像他这样的还有一万八千个。可惜同俑不同命,昔日一个墓坑的同僚们都住进了博物馆豪华恒温恒湿展示柜,他却被某个不开眼的盗墓贼偷梁换柱搞出了博物馆晋升队伍...
...
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,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想中的大学,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。但是再多的风雨也击不垮自己心中的小太阳,虞以晴不忘初心,用自己的真诚温暖着身边的人,最终收获了友情和爱情。各位友友,快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!...
上辈子余喜龄年纪轻轻便罹患癌症身亡,父兄皆在,却仿若孤家寡人。报恩奉献这些词伴随了她的一生,为了报恩年仅四岁的幼妹夭折,母亲病逝,到最后她的身体也被拖累至死。重生到十二岁这年,余喜龄决定自私一回,管...
穿越成了小弃妇,身后还跟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。宁瑶开始大家致富,斗极品,虐渣渣,养包子日子越来越好,而两个小包子的爹竟然窜了出来,这个追着她求暖床的竟然还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...
纪荷是江家保姆的女儿,溜须拍马的本事一流给江家大少爷背包写作业,大少爷飙车的时候她望风,大少爷进警局她敢装家长捞人离开江家去留学的那天,纪荷直起了自己的背挥挥手把江大少爷和其他的一切都丢下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