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问“几位悟入”?
三问“如何悟入”?
蕅益大师把这段论文分三段,第一个是什么人悟入?这个地方讲到修学唯识观的根机是什么根机?第二个几位悟入是讲到它的修学的过程。第三个如何悟入是讲修学的方法,这个地方等于是提出了三个问,谁依?几位?如何悟入?谁依就讲根机;几位是讲过程、它的次第;如何悟入是讲方法。蕅益大师就把这个论文分成三个部分。那么看下面的论文,这个是天亲菩萨的论文:
谓具大乘二种种性。
一、本性住种性,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。
二、谓习所成种性,谓闻法界等流已闻所成。
具此二性,方能悟入。何谓五位?
这个地方是回答前面的三个问题,先回答说一个人能够悟入唯识的性相,到底是什么样的根机?这个地方讲:谓具大乘两种种性,这个不是人天种性能够修的,也不是二乘种性,要大乘种性。大乘种性又必须要具足两种种性:
第一个、本性住种(信心):他必须要有本性住种,就是说无始劫来依附在我们第八识当中有一种无漏的善根,这个地方的善根是它对大乘佛法,有一种大乘的信心,这个是第一种——本性住种,要有信心。
第二个、习所成种(智慧):他听闻到大乘的法界等流正法,听到诸佛菩萨所开演的这些大乘法门,能够加以信解、加以理解,要有智慧。具此二性,方能悟入,你缺一个都不行,不能减少。这两个种性,蕅益大师的注解,我们把它看一下,看:
附表二十——“大乘二种性”差别表
蕅益大师在这一段论文的注解,他把它分成三段来拣别,先看第一段,补充讲法第四十三面:
一、现见有人,未闻教时,浑若不知;既闻教已,便开悟,是有本性种子,亦有薰习种子故也。
有一种人,他这种人是非常的殊胜,怎么说呢?他还没有学佛之前当然是浑若不知,一个人没有经过佛法的开导,他的心糊里糊涂的,跟着感觉走。有一天他可能参加炉香赞,或者参加法会以后,他也听闻到佛法的这些法义,这个时候便开悟,内心当中就出现光明了,他就知道这个生命应该怎么做,何去何从。这种人跟佛法的文字义理接触的时候,便开悟,表示说他有这种本性住种的信心,跟习所成种的智慧的善根,这两个都具足,他过去也有信心,也有智慧。
二、復见有人,未闻教时,茫然不知,既闻教已,虽不顿悟,深生渴仰者,但有本性种子,未有薰习种子故也。
第二种人是比较差一级的,他没有听过佛法之前,当然也是茫然不知了,整天打妄想。但是他听闻教理的时候,他虽然不明白,但是深生渴仰,他相信这是宇宙间的真理。这种人是有本性住种,但是没有习所成种。就是说他一听到有法师说法起大欢喜心,他就每天放下自己的工作,全部的精神体力去听经,听完以后你说法师讲什么他也不知道,但是他就是欢喜听。这种人他是有信心,但是过去智慧的善根栽培不够,有本性住种,没有习所成种。第三种人是最糟糕的:
三、復见有人,未闻教时,茫然不知,既闻教已,与不闻同,绝不飡採,都无信乐者,原无薰习种子,又无本性种子故也。
——《观心法要》——
第三种人他没有接触佛法之前,当然也是茫然不知,那么他偶尔去听闻佛法的时候,跟没有听闻是完全相同,因为他完全没有领纳受用的功能,也完全不相信这是宇宙间的真理,他还是跟着他内心的老毛病——过去心中的妄想去活动;这种人佛法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,这种人听闻佛法跟没有听闻是完全一样的,他在三界当中还要吃很多的痛苦才能够觉悟。所以这个地方说,这以下的五重唯识观,你要修行是信心跟智慧缺一不可。
蕅益大师说修行佛法就是两个重点,一个是信心,第二个是智慧!
一、有信心,没有智慧——增长烦恼:有些人修行是完全靠信心,一路的拜佛念佛,就是这个人重行门,但是什么是生命的真实相?他完全不懂,完全不懂当然就跟着自己的这些生命的经验来判断,你活了三十岁,就用你这三十岁的生命经验去观察生命,你活到八十岁,那么你就只有八十岁的生命经验,因为你不学佛法,你就不能够把先圣先贤几千年的经验,会归到你的心中,你就用你这个肤浅的短暂的生命经验去观察生命。只有信心,没有智慧的结果——增长烦恼,你的行门的加持增长你的我执、我见,烦恼比以前更重,嗔心高慢心更重。
二、反过来有智慧,没有信心——增长邪见:你能够努力的修学佛法的教理,但是没有宗教情操,把佛法当学术研究,你就会增长邪见,迟早你会起颠倒,你对这种大乘的不可思议的境界,没办法直下承担,就会诽谤大乘法,说是大乘非佛说,就是你缺乏宗教情操,所以这个地方是缺一不可。
我们回到讲义来,这个地方是讲唯识的修行位次之前,天亲菩萨先说明你要具足什么条件,才能够修下面的唯识观法。看蕅益大师注释:
具大乘二种种性——答其“谁人”之问。方能悟入——答其“如何悟入”之问。何谓五位——答其“几位”之问,总徵下文也。
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,这以下的五重唯识观,修唯识的五位,我们是要具足两种功德才能够开始去启动修行:
第一个是信心,第二个是智慧,当然智慧就是正见。
从这两个法门的次第,你刚开始要先修信心,所以你看普贤十大愿开展出菩萨的十大法门,它是先叫你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、广修供养、忏悔业障、随喜功德,这是干什么?这就是让你修皈依。你刚开始对三宝的境界,身业的礼拜、口业的赞叹,意业的皈依,在这个地方忏悔业障,积集资粮。再后面请佛住世、请转法轮,常随佛学——修智慧!最后的恒顺众生、普皆回向——修大悲,所以信心、智慧、大悲,整个大乘法就三个道次弟。
所以你看你修密宗,你跟一个西藏的法王修他的法,他第一个告诉你修四加行——礼拜十万拜,持咒十万声,然后修供养,供养就等于是我们平常修福报,布施、持戒、供养。第四个是上师相应法,上师相应法我们先不谈了,这是密宗特有的。你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为什么要多拜佛、多持咒?有两个意思。
第一个就是要修皈依。在家居士修学佛法,为什么很容易起邪见、批判?因为他们没有拜佛,没有拜佛你听闻佛法以后,你就用你的分别心来看佛法,很容易起颠倒。我们出家众看了一部经典,是把它当做法宝至诚的恭敬礼拜,所以每一句佛法都能够很真实的流入到我们的心中,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。因为我们对佛法有皈依的心,所以你一个出家人刚开始多拜佛是对的,一方面皈依、一方面破障,忏悔业障,无始的罪障。
七十六年我读佛学院的时候,我读佛学院的时候讲实在话听不太懂,那个时候海公是我们院长,海公、信公、达公,果清律师、慧老师,我那个时候五个老师,现在往生两个人,那个时候我也是听老法师讲课听不太懂,是有些欢喜心,但听不太懂。
听不太懂呢,毕业以后我的同学都到外面参学了,我那个时候没有离开,就找一个地方拜忏,我拜了三部《楞严经》,差不多二十万拜,一年,不到一年把它拜完,拜完以后我觉整个心有变化,我才把以前的功课拿来看,一看就懂。
所以这个破障法门你不能忽略,虽然说佛法是闻思修,闻思修它是一个正行,但是你内心过去有一些罪业,你要不破障,就像这个车子它是可以过去,但是前面有大石头,你不搬开,它就过不去了。
刚开始我们一定要对三宝的境界,多多的礼拜赞叹供养,忏悔业障、积集资粮,那么你遮障破除了以后,这个时候来修智慧,你智慧就能够成就。
所以这个地方先把大乘两种种性,第一个你要有信心的种性,第二个智慧的种性,缺一不可,就是谁有资格修唯识的这个行位。这以下我们正式讲到唯识的修学次第。
一、资粮位。谓修大乘顺解脱分,于识相性,能深信解。其相云何?
我们在修行唯识的观法,第一个所要经过的是资粮位,资粮位就是修顺解脱分,就是仰仗我们的信心跟智慧来随顺解脱。虽然还没有解脱,但是慢慢的,一步一步的趋向解脱叫随顺解脱,看它的内涵:
乃至未起识,求住唯识性,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韩四当官 摄政王的黑月光 趁女帝单纯,忽悠她一起修炼 氪金武圣,开局加点龙吟铁布衫 小楼珠玉寒 我一心科研,你却想骗我谈恋爱? 丧尸小姐一动不动 异世界宗教胜利居然如此简单? 武道通神,从庄稼把式开始 圣殿:圣尊归来 飞天征途 吞天者 占有他的月亮 诸天:从替身使者开始 大明:月玄星痕 诸天:从功夫开始打穿港漫 山野小闲农 一人之下,唐门暗杀拳 芳华未绝君心旧 天赋百分比斩杀,我反手攻速拉满
...
一箭敌胆寒,一枪扫乾坤,一锤定天下,九零后颓废青年穿越三国,身兼隋唐三大名将武艺于一身,且看裴枫在蜀汉军中掀起怎样的波澜。...
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,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。努力学习可续命,可惜系统十分抠门,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...
文案拓跋元失足落水时,草包郡主把他打横抱起,眸光悲怜罢,毁你名节,娶你就是。拓跋元新婚之夜,拓跋元一觉醒来,双耳失聪,却能听到别人的心声。他发现了很多秘密,比如说爱他爱得死去活来的前...
平淡种田文...
这里是王者荣耀的世界,秦楚汉魏蜀吴宋唐八国争霸,华夏陷入纷争西域三十六国为魔王统治,对我华夏大好河山垂涎欲滴从大唐边境的长城开始,拒北夷,抗魔种。一人一剑入长安。这是李白携青莲剑仙之名,直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