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第602章 万民哀叹(第2页)

“家主所言极是。”

“就当是为他送行吧”

在神罚之矛显现后,人族数十世家全力以赴,大多数世家早就开始准备,所以并不仓促,一切井然有序。

外界已然天翻地覆,考房中的方运却浑然不觉。

方运想了许久,终于开始用笔沾足了墨汁,缓缓写。

阿房宫赋。

六王毕,四海一。蜀山兀,阿房出。覆压三百余里,隔离天日。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

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;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;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

燕、赵之收藏,韩、魏之经营,齐、楚之精英

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;后人哀之而不鉴之。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

在方运提笔写下第一句“六王毕”后,才气跃然纸面,一股无形的力量降临,隔绝方运与其他考房的考生。避免此文异象影响其余考生,但是,却不影响异象的力量向考房之外延伸。

在方运写的过程中,考房之外的考官和京城之内所有高文位的读人陆续扭头向考房,许多人面露喜色。

“才气涌动如此之烈,至少是镇国之文”

“怕又是方镇国的杰作。”

“等等。这才气的气息还在上升,再等等”

阿房宫赋乃是杜牧名篇,而杜牧与李商隐在诗人中并称“小李杜”,单论诗才,杜牧不如晚唐第一诗人李商隐,但杜牧诗中多有褒贬时政,其中的忧国忧民与济世之才则要超出李商隐。

杜牧不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散文家,同时也是一位军事理论家,他曾为孙子兵法作注,位列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三大名家之一,与真正的军事家曹操同列。

此篇阿房宫赋内不仅蕴含一位诗人的情怀,还有一位军事理论家的学问,更兼一位忧国忧民的臣子之心。

此篇散文先写阿房宫之华丽,再写宫中之人的奢华,第三段则开始议论秦朝之过,而在最后一段,则表达出自身的观点,民。并以此来警示当时和后世的统治者,不要只顾自己享乐而忽视天下百姓,否则必然重蹈覆辙。

阿房宫赋紧扣“秦之亡”的主题,阐发“戒除骄奢、勤政民”之思想,乃是不可多得的赋体散文,在后世的评价中甚至超过汉代辞赋四大家之作。

就在阿房宫赋成文几十年后,大唐轰然倒塌。

在方运写完前三段的时候,纸张悄然浮起,纸悬于空,形成一种异象。

在方运写完最后一句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”的点睛之笔后,一个珠圆玉润的声音开始诵读阿房宫赋,形成第二种异象,声传万里。

万里之内的所有人放下手中的事,静静地聆听,哪怕是那些不识字的人,也恭恭敬敬地对待。

左相柳山原本坐于房,与对面的计知白一同读,静等月树神罚的结果。

但是,在阿房宫赋声传万里后,柳山轻叹一声,缓缓起身。

柳山终究是一位读人。

计知白也急忙跟着起立,虽然他心中有一万个不愿,却明白自己必须要站起来。

“又是一篇传天下。”计知白小声嘀咕。

柳山缓缓道“不愧是方镇国,已然出世家之患。即使外有妖蛮,世家多年的积弊依然难以改正,虽然离穷奢极欲尚有差距,但可说挥霍无度。此文明指秦朝。实指少数世家。”

计知白心道当然,首当其冲的就是蒙家,蒙家在前些年横征暴敛,抢夺各家宝物。可现如今却被迫交出所有赃物,势力龟缩。至于其他世家虽不如蒙家过分,也有许多子弟顽劣骄奢却无人可制。

计知白道“他说是民,也是警告世家要惜寒门子弟,恐怕。也有抱怨众圣世家没有全力救他之意。”

“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此篇遗憾是有,感慨是有,甚至还有讥讽,但绝无抱怨。”

“恩师说的是。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重生七零女人闯天下  寒门寡嫂:八零年代致富记  小美人鱼的星际日常  贵妃无宠却有孕了  咒术回战之假想为真  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  [重生]超模之人生赢家  霍总,付小姐又去约会了  裴霜李长嬴  出狱后,前任他哥把我宠成小娇妻  娇宠皇妃 第一册  我的火影真是太稳健了  陛下的心尖宠逃跑了  周鸢裴邺  楚栀柔裴言澈  令妃娘娘国色天香[清穿]  穿到末世文里搞种田  我在末世海岛养龙崽  姑娘那么萌  我的歌单太神奇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