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第96章(第2页)

*

贤妃娘娘的枕边风还是有一定效果的,因为她一句话,地宫原先定下的四个通风口增加到了六个。

——不过也就这样了。地宫还是得修,别的事以后再说。

一行人在镇安县又留了三五日,几位潜渊阁的近臣每天风风火火地查案。晏回原本计划着到了镇安县就恢复身份的,谁知这案子办得如此顺利,钦差有天子密令便可斩杀三品以下官员,二品的祖堂总督又只是失察之过,要回京再审。

从头到尾都无须晏回亲自出面,索性继续微服巡游,带着唐宛宛各处去玩。听了梆子腔,喝了西凤酒,每天肉夹馍、油泼面、灌汤包、羊肉泡馍、凉拌米皮换着样儿吃,小日子过得美滋滋。

如今人证物证俱在,以注了银的石材为线索,抽丝剥茧般将牵涉其中的大人物都一一扯了出来。其中富商的嘴最好撬开,甚至都不必用刑,威胁两句就能撬开嘴了,有他们作证,贪官一个都跑不了。

其中不知情的总督受罚最轻,仅以失察之罪捋了官;而剩下的官员都是主犯,他们敢将赃银藏入地砖之中,摆明了不光是想贪陛下的棺材本,还打定主意将来要回来盗皇陵的。

晏回如何能忍?主犯通通斩首示众,知情不报者发配至边疆,也算是以儆效尤。倒是未曾连坐家人,此举令好些近臣都称他为仁君。

值得说道的倒是有一事,那被处斩的主犯之一——石工道道台全家脑子有坑,都去了钦差大人熊安邦的下榻之处。当时正赶上熊安邦和其他查案的官员在正厅议事,却听大门外吵作一团,似乎是有人聚众闹事,忙去禀了陛下。

到了府门外一看,果然是有人闹事,围观的百姓七嘴八舌议论着。还没封口的棺材就当当正正摆在大门口,里头躺着的正是石工道道台,他的夫人小妾各个身着缟素,围成一圈伏在地上痛哭。

他家的独子披头散发衣襟凌乱,大约是喝了酒,此时双目猩红,扯着嗓子高呼:“圣人不仁!以百姓为刍狗!取之于民便该用之于民,建皇陵劳民伤财,是要遭天谴的!我爹没有错,他私藏官银就是为了天下百姓啊!”

这一番话直听得人触目惊心。乍一听还有几分道理,可明眼人都觉可笑至极。他爹结党营私、贪污官银,妥妥的不忠不义。能将他爹贪污之事矫饰成大义之举,可见这也是个脑子浑的。

“圣人不仁!以百姓为刍狗!”这年轻男子又高呼一声,说完这话他视线陡然一转,朝着府门前的石狮便一头撞上去了,血溅当场。

“啊——杀人啦!”围观的人群中一片尖叫,连跪在地上的妇人都晕了两个。

晏回眼皮一跳,却也仅是如此了。他朝着身后的侍卫挥了挥手,冷声说:“看样子这一家全是知情不报的,通通发配至边疆。”

第61章小虐

离京已经有半月了,晏回心系朝事,不敢再留。一番思量之后在镇安县留了两个近臣,等到新任的总督指下来,再召他二人回京去。

镇安本地的兵士都是土生土长的,在贪官手下任职多年。此次斩杀官吏十余名,这会儿都成了无主之兵。晏回怕他们因牵念旧主而聚众夺权,又怕这些土兵中也有觊觎皇陵的,毕竟这些年吏政腐败,上行下效,再让他们守着皇陵反倒不美。

于是晏回将随他从京城而来的六百羽林卫留了一半下来暂任守陵军,寻思着剩下的三百来人护着三位主子回京绰绰有余了。

坐马车赶路特别得闷,晏回一向指着唐宛宛说话逗趣,今天上了马车好一会儿都没听到她开口,嘴里却还在喃喃自语。晏回奇道:“你一直嘀咕什么呢?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心头好  你就别想离开我  (综漫同人)退休还得养男人[综  惹她干嘛,全系小师妹打爆你狗头  天庭大佬脱单记  我爱的那个她  我夫君是朵白莲花  (历史衍生)盘点历史谎言,从朱棣吃猪粑粑开始  洪荒:吾为大天尊,统御诸天!  (清穿同人)炮灰奋斗史[清]  大唐逆子:登基就去玄武门!  非礼不可  伪装人类后我和死神HE了  [后现代]恋爱手札  大神曾是路人甲  论女总裁的撩汉技巧  假小子VS美大叔  我的世界任你撒野  我见犹怜养成系统  娇意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